登录后查看高清大图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在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发现,在门诊就医的患儿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患有身材矮小症。据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邓蕾丽教授介绍,身材矮小是一种病,家长一旦怀疑自己的孩子有可能患有身材矮小症,一定要尽早带孩子就医,切莫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寻找病因很重要 据于邓蕾丽教授介绍,只要身高低于同地区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低于该人群身高曲线的第三百分位(通俗地讲就是一百个这样的孩子按大小个子排队的最后三个人)医学上称为矮小症,俗称“侏儒症”。如果儿童身高增长速率每年少于4-5厘米应该认为有身高发育障碍,再加之骨骺发育缓慢,骨龄落后于年龄2岁以上,必须及早就医,进一步诊断病因。 身材矮小的原因很多,例如:内分泌性矮小、遗传性身材矮小、营养性矮小、宫内发育迟缓、染色体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体质性青春期延迟 骨骼系统疾病等。 家长一旦怀疑孩子的身高不够标准建议尽早到医院专科门诊进行评价。如果孩子确实属于矮小症为了明确矮小的原因应进行骨龄测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甲状腺功能测定头颅CT或核磁共振染色体检查血钙镁磷碱性磷酸酶以及血尿常规等检查。 治疗越早 疗效越好 邓蕾丽教授分析,身材矮小是当今儿童生长发育中最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尽管家长和社会已经予以关注,但儿童身材矮小的就医,诊断和治疗总是过迟,错过身高的最佳增长时期。因此,矮小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矮小是一种病,但很多做父母的对此病认识不足,认为“孩子晚长,以后会长高的”。他们认为,孩子矮小的主要原因是“挑食、偏食、厌食”引起营养不良,大多采取增加营养、加强体育锻炼、补充维生素片和服用增高保健品等方法,还有不少家长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应对孩子矮小。邓教授指出,决定身高的因素中遗传基因只占三分之一,后天的环境条件占三分之二。影响身高的疾病首先是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引起的身材矮小。对于这一类疾病如果不及早治疗,孩子成年后的最终身高可能在1.50米以下。 邓蕾丽 主任医师、教授、硕导 全国小儿内分泌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内分泌组委员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小儿内分泌专业创始人及带头人 从事医疗、教学、科研临床工作50余年,在诊治各种小儿常见病,尤其是小儿内分泌疾病方面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小儿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疾病、性早熟、矮小症、生长发育异常、肥胖、糖尿病、尿崩症、肾上腺疾病等
|